无人机照明、烘干设备“连轴转”……多方联动打好秋收“攻坚战”


来源:欧宝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0-22 09:38:39

  连日来的阴雨气候给山东多地的秋粮暴晒作业带来晦气影响。为确保农户收成的玉米能够及时烘干入库,防止霉变丢失,山东多地建立起以合作社为主体的粮食烘干中心,按时段、类别分批次为农户供给秋粮烘干服务,削减农人因接连阴雨气候带来的粮食损耗。

  在邹城市庆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粮食烘干厂房里,烘干机器轰鸣,玉米粒经过传送带进入筛选机,去除玉米芯等杂质后,经过传送带连绵不断地送入烘干塔,经过低温循环式烘干直至入仓。

  一粒玉米从上料到入仓只需15个小时左右,就能够将水分从30%多下降至14%以下。

  近期,山西襄汾县的玉米迎来收成关键期。当地使用降雨间歇,凭借履带式收割机进行抢收作业,确保秋收进展。

  在襄汾县,这儿的56万亩玉米迎来收成关键期。可是,受近期继续降雨气候影响,田间土壤湿度增大,轮式收割机无法下田。为确保秋粮顺畅收割,当地农户启用履带式收割机进行抢收作业,确保秋粮老练一块收割一块。

  与此一起,关于栽培培育面积小、田间有积水的农户,当地安排党员、志愿者走进玉米地,协助农户进行手艺采收作业。到现在,襄汾县56万亩玉米,现已收成18万亩,剩下38万亩正在抢收中。一起,当地启用“三秋”应急预案,发布收割机信息,发动大中型烘干点,确保粮食安全入仓。

  眼下,黄淮海区域都在抢抓降雨间歇期展开秋粮抢收。坐落安徽北部的宿州市萧县,100多万亩玉米正昼夜不断进行抢收,现在状况怎样了?来看记者发回的报导。

  晚上8点多,在萧县刘套镇的一处玉米地,记者看到,收割机仍然在田间络绎繁忙,农田边架起的便携式照明灯,以及搭载探照灯的无人机,为连夜抢收的收割机点亮了作业环境。可是,10月17日的一场大雨再次打乱了不少农户的抢收进展。18日晚上,记者来到一处还没有收割完的玉米地发现,因为土地泥泞,即使降雨中止了,机械也无法出场作业。

  现在,萧县共预备了玉米收割机2817台,其间,履带式收割机401台,当地还安排建立28个应急抢收服务队参加抢收。现在,当地的玉米收成现已挨近结尾。

  玉米收是收上来了,可是阴雨气候使得抢收的玉米水分超支,面对霉变危险。此刻,遍及各地的粮食烘干塔就成了很多农户处理湿粮难题的“急救站”。

  黄昏,宿州萧县一家烘干企业界灯火通明,一片繁忙。企业担任人和记者说,自9月底秋收开端,他们的烘干设备就进入了满负荷“连轴转”形式。

  农户运来的玉米,第一步一定要经过“体检”——检测水分,这能够能将水分附近的玉米分批处理,确保烘干均匀。经过杂质过筛,金黄的玉米便经过传送带,“爬”上烘干塔的顶端。烘干塔内部如同一个巨大的“热风桑拿房”,塔内共有四层,与之相连的三根圆形管道,担任向不同楼层运送设定温度的热风。玉米从顶层开端,在层层下落的过程中,水分便被热风连绵不断带走,而到了最下面一层,还一定要经过冷风机,给粮食降降温。

  据了解,本年秋收,安徽省共投入2万多台烘干设备,24小时作业,日烘干才能超70万吨。


最新文章